?湖南法治報訊(通訊員 羅學寶)因高能量外傷導致的皮膚軟組織缺損、骨骼肌腱外露是大多骨科醫生經常面臨的棘手問題。近日,懷化市中醫醫院手足顯微外科團隊巧用“超顯微技術”游離穿支皮瓣移植創面,為多名嚴重小腿及足部開放性骨折患者實現了“精準修復”。
60多歲的楊大爺在山上干活時,不慎被倒下的大樹砸傷,造成左小腿骨粉碎性骨折及小腿部大面積壓砸傷,骨頭和軟組織砸爛外露,鮮血直流,足部損毀嚴重,因當地醫醫院條件有限,簡單包扎止血后,緊急轉入懷化市中醫醫院。
手足顯微外科團隊通過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,對缺損外露的創面清創后使用骨水泥暫時填充覆蓋。術后患者各方面生命體征平穩,但小腿部的皮膚軟組織缺損,脛骨骨折端外露,長期暴露感染風險大,如感染加重則有截肢風險。面對這一棘手情況,科主任匡紀榮及團隊經過慎重考慮,最終通過游離穿支皮瓣修復術為患者覆蓋小腿創面。術后,患者不僅能獨立行走較長距離,恢復了大部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。
什么是游離穿支皮瓣呢?可以這么理解為帶“自來水管”的皮膚搬家術,通過切取帶完整血管的皮膚組織塊,包含真皮、脂肪、甚至肌肉等,用顯微鏡將血管接到傷口處的血管上。皮瓣的好處在于它是移植的一塊“鮮活組織”,自帶血液供應,能修復深層缺損如暴露骨頭、肌腱的傷口、術后更接近正常皮膚質感,但手術需要高超的顯微外科技術。
近期接連收治的幾例因車禍、重物砸傷導致的小腿及足部毀損傷患者,均存在大面積軟組織壞死、骨質及肌腱外露合并感染風險。懷化市示中醫醫院顯微外科團隊通過CTA血管成像精準規劃穿支路徑,便攜式多普勒精確定位穿支點,手術歷時3-5小時即可完成皮瓣切取—修薄—移植—血管吻合全流程。術后2周,移植皮瓣完全存活,患者可以在更早期進入功能康復訓練,術后足踝關節活動度恢復達70%以上。
從“漫長換藥”到“一次修復”,從“勉強保肢”到“功能復原”,懷化市中醫醫院顯微外科團隊以“毫米級”精度守護患者生命質量,未來將持續深耕顯微修復技術,讓更多創傷患者重拾行走的尊嚴。
責編:周玉意
一審:曾金春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